二、基础应用服务支撑系统
(一)整体系统说明
系统设计遵循合理性、实用性与灵活性、先进性、安全性与可靠性、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、可实施性等原则。网络平台、软件建设采用业界主流标准,便于更新维护,技术支持成熟稳定,实用性强,充分论证方案可行性与适用性,支持多应用平台。
云端全栈技术图
功能模块化设计,参数配置灵活,可随业务发展扩展新功能模块。技术上运用业界先进成熟软件开发架构及面向对象设计方法。系统注重信息资源保护与隔离,根据不同应用和网络通信环境采取针对性措施,保障最大无故障运行时间。同时,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、可维护性,采用经成功项目验证的成熟技术,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。
(二)架构设计
系统软件分为用户层、信息接入层、应用层、权限控制层、数据访问层等多个层次。
平台架构
用户层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进行操作,信息接入层负责传递客户请求,应用层控制业务逻辑和安全等,权限控制采用 JavaEE 架构支持跨平台和跨数据库,数据访问层统一访问后台数据核心。
(三)部署设计
根据网络信息安全要求,网络分为物联网和校园网两套网络。
教育三网隔离逻辑图
- 物联网: 综合实验楼业务网络,连接视频监控、门禁、多媒体、电子班牌等系统,物联设备独立网段,通过物联中间件连接校园网,实现服务联动。
- 校园网: 用于校园办公及实验室管理,独立与物联网隔离,学员可通过校园网访问实验服务。
实验室物联拓扑图
校园网拓扑图
(四)数据设计
系统架构包含采集层、物联层、应用层、分析层,并整合数据服务。
数据逻辑
- 采集层:物联系统提供数据采集与基本处理。
- 物联层:物联服务器处理同步数据,提供多项接口服务。
- 应用层:实现数据集成及接口同步推送。
- 分析层:独立分析服务器,搭建数据仓库,利用 ETL、BI 工具支持自助分析。
教育物联技术逻辑
物联服务平台1
教育物联数字化治理逻辑图
数据与报表中心
(五)总体路线
-
系统采用 docker 一体化部署,涵盖内网、物联网、互联网三网独立,提供统一版本、版本管理及发布监控。
三网三中心三平台服务逻辑图
-
运营开发一体化平台,提供事件追踪、进度管理、统一身份认证、设备管理及日志追溯,实现运维开发协同。
持续集成图
(六)技术框架
系统支持多网独立部署,使用微服务架构,每个服务封装为 Docker 镜像,数据中心分离微服务计算,提供稳定性能及统一业务接口。
三网三中心三平台技术平台逻辑图
(七)开发语言
使用 JAVA 语言开发,遵循多层分布式应用模型与企业级开发标准,形成典型四层结构应用架构。
(八)数据服务平台
采用 Redis 缓存数据库应对高并发,Mysql 作为数据持久化存储。
数据共享逻辑
(九)运行平台
采用开源软件组成开放式运行服务平台,软件版本无冲突。
软件环境拓扑图
(十)发布运行
采用 CI/CD 自动部署技术,结合 Kubernetes 和 Rancher 支持灰度和滚动发布,保障系统稳定。
(十一)中台服务支持
包含认证服务、消息服务、用户中心、报表及排课等服务,提供统一应用资源共享。
身份认证接口逻辑
(十二)前端技术
采用 B/S 架构,前后端分离,缓存技术提升性能,支持大并发访问。
用户体验地铁图
(十三)兼容性
兼容多操作系统与主流浏览器,同时支持智能手机和平板访问。
移动端服务示意图